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加工技术
5H-380型槟榔果熏干机是海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经过四年的刻苦钻研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实用发明专利(专利号982462689)。该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省槟榔熏干机械的空白,深受用户欢迎。
槟榔是我省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全省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年收获干果3万吨,它除少部分供应药用和鲜果咀嚼外,绝大部分经烟熏烤后制成干果(榔干)供应湖南市场。受市场刺激,榔榔熏烤加工户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是熏果方法十分落后:先将鲜果煮熟凉干,放入砖砌的炉灶内,然后用木材加木屑低温文火熏烘,每次装果250斤左右,熏烘两天后每天人工出炉挑选,再入炉熏烘,7~9天才熏成干果。生产周期长,熏果效率低,工人长期在烟雾中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极端恶劣,耗用木材量大,对造林绿化,建设生态省极为不利,并且熏果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省农机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近四年刻苦研究,走访各市县有关槟榔加工户,了解炉灶熏果现状和加工工艺,先后进行了四轮样机的设计改制,攻克了四大难题:一是提高熏果温度;二是缩短熏果时间;三是保证透烟均匀;四是保证熏果质量达到要求(含水率25%左右)。于1999年研制成5H-380型槟榔果熏干机,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熏果质量好,干果品质达到优质品的要求。②熏果效率高,以熏大果为例,土法熏果要7~9天,机熏只要4~5天。大量节省木柴,机熏用柴量仅为灶熏的1/3。④劳动强度降低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