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之年,辉南县辉南镇党委、政府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群众参与、共同致富”的思路,全民动手、全民参与,细化责任、强力推进,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精心部署,让整治氛围“浓”起来
该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分类细化村庄环境整治目标和标准,明确具体任务、完成时限和相关责任人。他们通过群众大会、村屯广播、走访、微信群等多渠道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及实施方案,宣传动员老百姓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氛围。将村规民约、评比标准等制度上墙,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村委会与农户签订房前屋后垃圾清扫、收集和杂物堆放环境卫生责任书,并纳入村规民约。
考核评比,让干部群众“动”起来
该镇各村根据实际,在每个自然屯安排1-2名专职保洁员,负责卫生清洁的日常管护工作。由村“三委”牵头督促各社每周开展卫生清洁评比,并将结果进行通报,每季度评选“环境卫生达标户”,给予垃圾桶、扫把、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吸引全体村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紧起来、干起来、动起来。
示范带动,让村容村貌“靓”起来
通过摸排考量,在每个村树立一个环境整治示范点,通过打造“亮点”形成示范带动,以点促面,实现全域开花的辐射作用。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与主题党日活动紧密联系,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到示范点参观学习,在较短时间内让群众感受到农村环境的变化。成立环境卫生整治督导组,每天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进展情况及成效进行检查,对推进工作较好、完成质量较高的村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进工作滞后的村公开曝光,限时整改。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使辉南镇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可喜成果,现有省级美丽乡村1个、标兵村5个、先进村8个。
乡旅融合,让特色产业“旺”起来
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融合,辉南镇党委、政府引导各村依托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的实际情况,通过整治和开发,积极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确保农民不离地、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居、保增收的美丽乡村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三合乡里农创园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黄烟1万亩、鸭田稻1100亩、食用菌20万袋、菇娘450亩、龙丰果1200亩、蓝莓240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