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记者来到夹信子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新乡村画卷:绿地毯一样的农田,掩映在绿树丛中整齐划一的院落围栏,平坦整洁的水泥村路……而这美好景象的背后,是夹信子村干部群众和帮扶力量5年来的不懈努力。
夹信子村,隶属于龙潭区江密峰镇。在龙潭区,夹信子村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夹信郎?!毕衷诘募行抛哟?,依然有名,但村名前常被人们冠以“美”“富”这样的形容词。
说起夹信子村的“翻身记”,村民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国家和省、市的精准扶贫政策,提到市委统战部、吉林化工学院和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的帮扶助力,提到统一战线助力百村振兴行动“老板带老乡,共同奔小康”的创新之举。
“穷曾经深深困扰着夹信子村?!贝宓持Р渴榧谴曰持也晃薷锌厮?,“2015年我们被列为省级贫困村?!?/p>
如何实现脱贫摘帽,让小村焕发生机?这是帮扶部门的奋斗目标,更是当地人的期盼。
2016年起,各级帮扶部门对夹信子村开展精准扶贫定点帮扶?!鞍锓鲆加凶ナ?。夹信子村属半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条件优越,适合栽培食用菌?!痹谑形痴讲亢妥易榈陌崖隹胶图际踔傅枷?,夹信子村最终选定黑木耳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帮扶企业与村捆绑在一起发展,目前形成了一个集生产、加工、烘干、销售为一体的黑木耳生产经营基地。
作为夹信子村的扶贫产业,基地黑木耳每年销量喜人?!澳径吕春芸炀拖垡豢?,连我们自己吃,都要去市场上买?!笔形痴讲颗沙龅淖ご宓谝皇榧嵌沃厩扛钦咚?。
木耳基地的用工都来自夹信子村和附近村屯,这也为贫困户增加了可观的收益?!罢娴囊行桓鞣降陌锓?,要不然我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贫困户,没有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奔行抛哟迤独ЩЯ跎迫僖虿≈缕?。在精准帮扶下,他养了几头牛,平时还可以在木耳基地打零工,小日子越过越好。
“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去年达到了10万元,一下刨掉了穷根儿。不仅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村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脱贫致富路上,大家都铆着劲儿呢?!贝曰持叶源謇镂蠢吹姆⒄钩渎诖?。
脱贫攻坚也是乡村重建的过程。几年来,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观,产业发展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群众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2018年,夹信子村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并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如今,摘掉“穷帽子”的夹信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相关推荐